本网讯(通讯员 薛雪梅)7月13日上午,由科技处与药学院联合举办的药苑讲坛在科教楼多功能厅举行。讲座由科技处处长谭艳主持,校党委书记涂汉军出席了讲座。


活动伊始,涂汉军书记致辞,表达了对两位教授的欢迎和感谢,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并为杨宝学教授、周虹教授颁发了“客座教授”证书。杨宝学教授向在场师生分享并阐述了“治疗多囊肾病药物靶点确认与新药筛选”;周虹教授作了题为“Renal fibrosis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的精彩报告。杨宝学教授通过展示大量的研究结果,详细地揭示了多囊肾病的形成机制,以及深入基因层次对特定敲基因所制的多囊肾病模型进行了剖析及研究。周虹教授深入阐述了肾纤维化与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以及与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联系。


两位专家的报告引起了在场听众的浓厚兴趣,师生深受启发,反响热烈。针对老师、同学们所提出来的基因调控机理、肾病病理机制以及实验病理模型的问题,两位专家进行了详细的释疑解惑,加深了师生们对多囊肾病及肾纤维化、慢性肾脏疾病的认识,且为今后发展“武当道地中药”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主讲人简介:
杨宝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药理学系主任。兼任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肾脏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灵芝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药理学会心脑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联方药量效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肾脏药理学与药物发现。1993年获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UCSF)做博士后研究,获UCSF助理教授职位。2009年被北京大学引进工作至今。在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985专项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等。已发表SCI论文117篇,连续四年(2014-2017)入选Elsevier发布的中国高被引用学者榜单。主编《Aquaporins》、《Urea transporters》、《药理学》等专著和教材。获授权专利7项。
周虹,医学博士,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膜通道与心血管药理学研究室”,隶属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心血管重点实验室。2004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获得脑神经医学博士学位。近年来,主要从事慢性肾脏疾病、新型利尿剂和降压药物的发现等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高尿酸血症性肾病、糖尿病肾病和多囊肾病等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RGC联合科研基金项目和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等研究。担任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试题开发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命题专家。近年来,主编、副主编了《中西药物注射剂使用指南》、《新编临床药物学》、《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和《肾脏药理学》等10余部教材和专著。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
原文链接:http://yxy.hbmu.edu.cn/info/1174/25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