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干细胞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人才队伍  |  科研立项  |  科研成果  |  开放交流  |  本科生科研训练  |  学术委员会  |  服务与合作  |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科研条件 
 管理制度 
 开放基金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最新动态 > 正文
 
张勇洪博士研究团队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0-09-22 8:06  

本网讯(通讯员 邵鑫)近日,湖北省科技厅公示了《2020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项目名单》。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张勇洪博士团队《植物抗逆和根系构型的调控机制及其在药用植物虎杖生产的应用》项目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湖北医药学院为该研究成果第一完成单位,共同完成人还包括来自陕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和湖北省三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多名科研人员。

近年来,张勇洪博士团队凝练了“植物抗逆和根系构型的调控机制及其在药用植物虎杖生产的应用”的科研方向并取得阶段性科技成果,包括:首次报道了药用植物虎杖的基因组图谱(Zhang et al., 2019a),发现根富集内生菌Stenotrophomonas促进大黄素在虎杖根的累积,而且土壤pH对虎杖根系生长的贡献率显著高于磷和钾(Zhang et al., 2019b),为施用虎杖生物肥提供技术依据。这些成果不仅开启了对虎杖这一传统药材的分子遗传学特性鉴定,也奠定了虎杖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的基础。首次报道了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通过影响保卫细胞活性氧途径和钙依赖蛋白激酶CPK33诱导气孔关闭提高植物抗逆性(Lv et al.,2018; Zhangetal.,2018; Wang et al., 2019),从生理生化角度暗示了种植环境对药材表型可塑性的影响。首次阐明转录因子HY5介导根自主性光反应,通过转录调控影响根组织的黄酮醇累积水平和活性氧途径调控侧根发育和根系构型(Zhang et al., 2017;Zhang et al., 2019c)。这些成果不仅开启了对虎杖这一传统药材的分子遗传学特性鉴定,也奠定了虎杖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的基础。

该项目成果已发表核心论著65篇,其中国际/国内SCI收录论著53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23篇、二区以上论文38篇、国内一区SCI论文3篇。国内中文期刊论文12篇,单篇研究型论文最高影响因子11.878,合计引用频次912,单篇最高他引次数207。实用新型专利3项。除了论文被引用之外,项目所构建的遗传材料被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索取。项目成果应用在多家企业和合作社。近3年来,合作企业在项目的支持下,节约研发、生产等各类成本近20%,销售额累计达17177万元,最大利润增幅达173.91%。辐射带动房县53个村,6000余农户从事虎杖种植。通过博士服务团计划和省科技厅三区科技人才支持计划等推广项目成果;张勇洪博士协助湖北英山县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引进了以虎杖种植和提取为主营业务的湖北一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据悉,解剖结构和遗传背景复杂、基因组组装困难等因素是目前制约药用植物学和本草基因组学研究及应用的瓶颈。尽管取得阶段性成果,该项目团队将继续围绕十堰地区道地药材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最大程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团队成员张勇洪,李琛为武当特色中药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编辑徐秀娟)

关闭窗口
 

通讯地址: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人民南路30号 版权所有:武当特色中药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鄂ICP备15017111号-1

您是第 162025年10月31日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