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特色中药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人才队伍 | 科研立项 | 科研成果 | 开放交流 | 本科生科研训练 | 学术委员会 | 服务与合作 
实验室概况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科研条件 
 管理制度 
 开放基金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钦闪闪团队在胃癌免疫微环境领域上连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2-09 08:56  jjyxy

本网讯(通讯员 钦闪闪)胃癌是源自胃黏膜上皮细胞的高度异质性肿瘤。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区,死亡率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immune microenvironment)是指肿瘤细胞存在的周围微环境,包括周围的血管、各种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各种信号分子和细胞外基质等。根据“种子与土壤”学说,肿瘤的发生发展是肿瘤细胞与其免疫微环境相互影响、共同进化的结果。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免疫浸润程度高的胃癌患者总体上治疗效果不佳,预后较差。

钦闪闪博士团队长期致力于胃癌发生和转移的分子机理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先后发表于MTNA2020)、Oncogene2021)、CDDisease2022)及JECCR2022)等高水平期刊。近日,该团队在胃癌免疫微环境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工作分别发表于Frontiersinimmunology2022IF=8.787)及Cell Death Discovery2023IF=7.113)期刊。

在题为Serineprotease PRSS23 drives gastric cancerby enhancing 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infiltration via FGF2的研究论文中,该团队发现丝氨酸蛋白酶PRSS23在胃癌中过表达,并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浸润程度和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细胞模型证实PRSS23在胃癌中发挥促癌作用。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敲低PRSS23表达会显著抑制FGF2的表达和分泌。FGF-2,也称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已经被证实参与巨噬细胞的M2/TAM极化。有趣的是,在胃癌中M1巨噬细胞浸润程度与胃癌预后良好正相关,而M2/TAM巨噬细胞浸润程度与胃癌预后不良正相关。因此我们认为PRSS23通过调节FGF2的表达和分泌,促进了胃癌中巨噬细胞向M2/TAM极化,进而导致了胃癌进展及预后不良(1)。

https://news.hbmu.edu.cn/__local/D/EA/40/F07FD2F1B78DDF351F4F9647F49_838DEC41_783C.jpg

1 PRSS23促癌机制工作模式图(FrontiersinImmunology

在题为Cancer-associatedfibroblast-secreted IGFBP7promotes gastric cancer by enhancing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 infiltrationvia FGF2/FGFR1/PI3K/AKT axis的研究论文中,我们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同样参与调节FGF2的表达和分泌。我们先前发表在Oncogene2021)的研究中已经证实IGFBP7转录本可以与假基因转录本UBE2CP3互作形成稳定的RNA双链体(避免被降解)从而导致癌性lncRNAUBE2CP3过表达,暗示IGFBP7在胃癌中发挥促癌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进一步发现IGFBP7蛋白是由成纤维细胞(CAF/间质细胞(mesenchymalcell)分泌,并且其表达受到EMT信号通路的严格调节(可被EMT诱导因子TGFβ诱导,被EMT抑制因子OVOL2抑制)。临床分析和功能实验证实IGFBP7过表达通过激活FGF2/FGFR1/PI3K/AKT轴促进M0巨噬细胞向M2/TAM方向极化,导致胃癌恶性进展和预后不良(2)。

https://news.hbmu.edu.cn/__local/C/A7/83/78B569E0DEF0CCE90B5E0312AFD_DDBA7973_60A0.jpg

2 IGFBP7促癌机制工作模式图(CellDeathDiscovery

以上研究工作揭示了分泌蛋白PRSS23IGFBP7在胃癌免疫微环境中的新功能。PRSS23IGFBP7有望成为临床可行的胃癌预后标志物和胃癌免疫治疗的新靶点。湖北医药学院为以上研究论文的唯一完成单位。(编辑陈旭)

论文1链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immu.2022.955841/full

论文2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0-023-01336-x
    原文链接:https://news.hbmu.edu.cn/info/1004/33695.htm

关闭窗口
 

通讯地址: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人民南路30号 版权所有:武当特色中药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鄂ICP备15017111号-1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