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特色中药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人才队伍 | 科研立项 | 科研成果 | 开放交流 | 本科生科研训练 | 学术委员会 | 服务与合作 
实验室概况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科研条件 
 管理制度 
 开放基金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肝细胞癌的脂肪酸代谢重编程与细胞的异质性和代谢酶异构体的功能多样性有关
2024-12-27 09:26  wdcm

脂代谢重编程(fattyacid metabolic reprogramming)在肝癌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是肝癌难治和复发的原因之一,但其与肝细胞癌(HCC)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关系尚不明确。一项通过单细胞测序生信分析和对靶酶异构体的综述分析提示,肝细胞癌的脂肪酸代谢重编程与细胞的异质性和代谢酶异构体的功能多样性有关。在HCC肿瘤微环境的13类细胞中,上皮细胞显示出脂肪酸代谢异常最高分值,而淋巴细胞如B细胞、CD8TcmTreg细胞则评分最低。而且,HCC恶性上皮细胞的脂肪酸代谢显示出很强的异质性,评分差异很大(0.2~0.8)。同时,脂代谢低分值与病人不良预后相关(log-ranktest, P=0.0089)。此外,与脂肪酸的合成、氧化、存储、释放相关的酶在HCC中的意义也明显大不相同。大多数氧化酶高表达则与肿瘤低发生风险和高生存期相关;而大多数脂肪酸释放相关酶则相反,表现出与肿瘤高发生风险和低生存期相关;至于脂肪酸合成酶和存储酶的异构酶之间则表现出高度的多样化,甚至同一家族酶的亚型显示出相反的作用。推测这种脂肪酸代谢异质性结果可能因瘤而异,对于其他癌症如乳腺癌中的三阴乳腺癌则又有不同的脂代谢重编程模式,提示肿瘤发生发展的差异性与复杂性,以及代谢相关分子分型及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必要性。此外,研究者还综述了现有针对上述脂肪酸代谢重编程的潜在药物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该论文并列第一作者为湖北医药学院硕士研究生郭莹莹(现单位湖北襄阳安定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院肿瘤科施润博士,并列通讯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徐宏喜首席教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及武当特色中药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汪选斌教授。

原文详见:https://www.scienceopen.com/hosted-document?doi=10.15212/AMM-2024-0057

关闭窗口
 

通讯地址: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人民南路30号 版权所有:武当特色中药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鄂ICP备15017111号-1

您是第 位访问者